2022-11-08 11:47:01
刚刚,陕西法制网官方账号发文支持李少莉,主要表达了七个方面的意思:
1、李少莉参加疫情发布会,戴耳钉,围丝巾,读新闻稿,属于正常工作,是非常平常的事情。
网络截图
2、有人不怀好意,用一副耳钉作为突破口,肆意歪曲,诋毁、污蔑,试图把李少莉副局长拉下马。
3、尽管有疫情,作为官方代表的李少莉,也没必要一袭黑衣,苦丧着脸,装穷买素、严肃庄重地出现在疫情发布会上。
4、李少莉的身份、文化水平、工作经历以及本人年龄、其家人从事的职业,属于个人隐私,公开这些信息,目的不纯,也涉嫌违法。
5、李少莉的人品和工作业绩,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不可能因为这件小事就阴沟里翻船。
6、相信李少莉是清白的,也经得起考验;更相信当地的调查结果,一定会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7、李少莉事件是他们内部一些知情人,公报私仇,宣泄对其不满的人故意操弄的结果。不道德又不光彩,为法治社会所不容。应严查细究,依法追究这些网暴者和网络推手的法律责任。
我支持官方表态。
事件发生后,一直有种感觉,网上对李少莉事件的风向不太对,一些评论阴阳怪气,似乎李少莉已经恶贯满盈,就差开刀问斩了。
这些评论,明显带有先入为主的情绪,说什么查查就明白了、肯定有问题、靠脸上位……说句公道话就被说成是替李少莉“洗白”,那么官方的表态,在某些人眼里,应该算“强力洗白”了吧?
但我认为,这些都是表象,背后操纵者的真正用意,应该是以李少莉事件为借口,借机渲染她作为普通干部高消费的事实,大肆夸大贫富差距现象,以此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所以,以静制动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事情已经过去十天,这些人心念的处理结果并没有出现,原因可能有三个:
一是当地表示关注此事,但李少莉的情况根本不符合立案调查的条件,所以,调查就无从谈起;
二是经过组织谈话了解,未发现异常情况,也没必要为这些空穴来风的质疑发布通报;
三是同时启动诬告陷害调查程序,查处最初发布者和幕后操纵者,一并公布处罚结果。
最终结果,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