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新媒体

阴法唐: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我是在这种背景下受领任务的

2022-11-08 10:08:05

加盟投资

前言:

在纪念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雪域老兵吧“平台经阴法唐将军同意,特刊出阴法唐老将军回忆录《从泰山到珠峰——阴法唐回亿录》书中《参加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一文。文中阴法唐将军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那场战争的来龙去脉,讲述了我军在毛主席、党中央的领导下,不怕艰险,不畏牺牲,前赴后继,夺取胜利的辉煌历史。让我们向在那场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致敬!愐怀先烈,不忘初心。把革命前辈为国、为民奉献的精神世世代代传下去。

参加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阴法唐

树欲静,风不止。世界上只要帝国主义和国际反动派存在,就要有战争准备。

印度独立后,印度尼赫鲁政府全面继承英帝国主义的衣钵,推行侵略扩张政策,开始就阻扰中国和平解放西藏。中国在西藏平息叛乱后,印度又利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中印边界问题不断制造纠纷,甚至以武装蚕食、入侵手段改变边界现状。中国政府本着友好协商精神数次提出和平谈判,解决边界争论建议,遭到印度政府断然拒绝,边界局势愈演愈烈。在领土主权一再受到威胁和人员等各方面都受到很大损失的情况下,中国边防部队不得不于1962年10月进行了自卫反击作战,取得了辉煌胜利。此后,中印边境地区出现了比较稳定的局面。

一、受领任务

1962年6月1日下午,我正像平常一样,在江孜分工委忙着其他工作,接到中共西藏工委和西藏军区的电令,要我于6月3日到拉萨接受新任务。这太突然了,想都无法想,但又不能不考虑,一是感到西藏工委和西藏军区联合行文,一定是有什么大事,而且是军事上的事;二是感到可能是中印边境上的事。那时,中印边境上印度正闹事,西线闹腾得更厉害,是否要我去参加谈判。因我们18军52师在西藏和平解放进驻江孜后,与印度兵营和平共处三四年,多有来往。为清除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我也同外交官员打过不少交道。既然拿不准,当然不知准备什么,交待什么,只与分工委其他几位领导碰碰头,就仓促去拉萨了。

到拉萨的第二天,即6月4日,参加西藏军区党委扩大会。参加会议的还有山南军分区柴洪泉司令员、曹宗奎参谋长、江孜军分区姜松副司令员,好像还有山南分工委书记宋开元和副书记张增文,已记不很清。会上,在拉萨的军区领导谭冠三政委,邓少东副司令、王亢参谋长、吕义山主任、白健副主任和西藏工委副书记周仁山等都讲了话。

中印两国的边界线从来没有正式划定。但是,两国政府和人民按照双方的行政管辖范围,在长期和平相处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条传统习惯边界线。该线全长约2000公里,分为东、中、西三段。东段,从中国、缅甸、印度三国交界处起到中国、不丹、印度三国交界处止,沿着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中段,从中国、尼泊尔、印度三国交界处至西段的东南端,沿着喜马拉雅山脉;西段,指中国的新疆、西藏同印占克什米尔的拉达克沿喀喇昆仑山脉的接壤边界。

东段中印边界传统习惯线向北到喜马拉雅山脊,是历来属于中国西藏地方管辖的门隅、珞渝、下察隅三个地区,居民分别为门巴族、珞巴族、澄人和藏族。1914年3月,英国驻印总督派人到上述地区踏勘和调查后,另行标画出一条基本上沿喜马拉雅山脊,从中国、缅甸接壤处到中国、不丹接壤处的“中印边界线”,提交给正在举行西姆拉会议的英方代表麦克马洪,炮制了所谓的“印藏边境”的“麦克马洪线”,硬将该线以南9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入英占印度版图。1950年中国和平解放西藏时,当时印度政府曾竭力阻挠。在这一企图未能得逞的情况下,就向中印边界东段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推进,到1959年,完全占领了“麦克马洪线”以南9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中印边界西段的传统习惯线以东地区,历来都在中国政府的有效管辖之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了西段中印边界传统习惯线的防务。1956年3月至1957年10月,中国边防军民建成纵贯阿克赛钦地区长达1200公里的新藏公路这一新疆、西藏间的交通命脉。在中印边界中段,印度除了已继承了英帝国主义对于桑、葱莎的占领外,又在1954年以后侵占了巨哇、曲惹、什布奇山口以西地区、波林三多、香扎、拉不底、乌热等地。在中印边界西段,1956年以后,印度侵占了巴里加斯。与此同时,印度在1954年出版的官方地图上单方修改中印之间的传统习惯线,把英帝国主义阴谋制造的中印边界线全盘托出,作为中印间的已定界强迫中国接受。中国政府当然不承认印度侵占中国领土的事实,主张通过和平谈判,友好解决边界问题。在解决以前,维持边境现状。

但是,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层反动集团于1959年3月10日发动全面武装叛乱十多天后,即3月22日,印度政府就又向中国提出了领土要求,不但要把中印边境东段9万平方公里、中段2000平方公里历来属于中国的领土划入印度,而且要求把西段一向在中国政府有效管辖下的3.3万多平方公里的地方也划归印度。这些地方的总面积达12.5万平方公里。印度政府还先后令印度军队在东段沙则、朗久和塔马墩三地越过“麦克马洪线”。此后,又企图将错那县的拉则拉山以南克节朗河两岸大片中国领土划入“麦克马洪线”以南,纳入印度版图。

印度不仅向中国提出了领土要求,而且还通过使用武力片面改变业已形成的边界现状。1959年8月25日,印度武装部队在侵占朗久的过程中,挑起了第一次边境流血冲突。10月21日,又在西段越过传统习惯边界,在空喀山口挑起了更大的流血冲突。

从1962年初开始,印度在西段不断蚕食中国领土,先后设立入侵据点共达43个。在东段,印度在“麦克马洪线”以北扩大侵占范围。在印军加紧对中国领土入侵的同时,印度飞机也加紧侵入中国领空,频繁地进行侦察,并空投成批军事人员和大量军事物资给印方设在中国境内的侵略据点。

印军的蚕食活动,破坏了边界现状,严重威胁中国边防哨所的安全。尼赫鲁政府无视中国政府的严重警告和抗议,并在报刊上发表:“我们现在必须做的事情,就是保卫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任何一个据点。”

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对印军不断扩大对中国领土的入侵蚕食极为重视。中央及时提出了对中印边境入侵印军的斗争方针和应对措施。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在1962年5月29日《关于中印边境斗争》的指示指出:中印边境西段是重点,东段地区(麦线)主要是做好反侵略的准备,以便必要时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配合西段地区的斗争,准备对印军的蚕食和进攻进行反击。7月11日,毛泽东主席指出:“印度在我境内设点,我们完全有理由打,但是现在还要克制,不能急于打。一要进一步揭露尼赫鲁的真面目;二是要争取国际上正确认识中印边境斗争的是非问题。”中央军委和总参谋部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提出了“决不退让,力争避免流血;犬牙交错,长期武装共处”反对印军蚕食的斗争方针。新疆军区边防部队遵照这一方针,采取了各种措施,经过艰苦、激烈、复杂的反蚕食斗争,在中印边境西段遏制了印军的渗透与推进,顶住了印军的蚕食,粉碎了印军侵占中国阿克赛钦地区,控制新藏公路的战略企图,取得了主动权,有效地配合了政治、外交斗争。

原18军154团领导合影。前排左起:管学思、宋次中、阴法唐;后排左

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为在必要时配合西段反蚕食、反入侵的斗争,西藏军区决定于6月11日组建“西藏军区前进指挥部”,代号为藏字419部队。部队有154团、155团,以后又增加了157团,山南分区也归指挥部,反击作战打起来后,炮308团也归指挥部指挥。指挥部司令员柴洪泉、政治委员阴法唐、副司令员姜松、参谋长曹宗奎、政治部主任魏克,山南分工委书记宋开元、副书记张增文也参加指挥部工作(后勤部10月才成立,部长为陈银锁)。党委书记阴法唐,其他指挥部领导都为委员。

谭冠三政委讲话指出:这次的任务不同于一般任务,在军事上和政治上都有重大战略意义,是同帝、修、反(反动民族主义)斗争。现在美帝国主义、苏联修正主义和印度反动派形成三尼(肯尼迪、尼基塔·赫鲁晓夫、尼赫鲁)反华。是军事、政治、外交性质的军事斗争。要摸清情况,搞清敌人,打狠打好,取得全胜。这次作战是自卫性质,是正义的。接着还讲了些打法、准备工作和有利条件、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办法等。

6月15日,419指挥部召开第一次党委会(扩大)。指挥部党委委员和各团参加会议的同志,对军委、总参和军区党委的指示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发表了许多重要意见。柴洪泉特别强调转好弯子和新区工作及进攻中间问题,魏克谈得更多更细,姜、曹都从不同侧面讲了话。我总结发言说:这次任务这么重要,军委、总参这么重视,军区抓得这么紧,我们的队伍又这么强,仗打好打坏,在国际、国内、西藏影响都很大,一定要打好。我们就是要先摸清情况,进行好政治动员,学习贯彻好政策(对群众、对敌军),搞好组织工作和物资准备,抓好训练,要开得动,联得上,打得准,攻坚、防御、追击、迂回、包围、夜战、近战都要练,还要保障人马健康。先传达、交代、一般动员,再逐步展开。问题那么多,有的要交插进行,要先抓好机关和干部,对战士主要是技术训练。以后还要联系敌情和我们的实际进行更深入的政治教育和不间断的政治动员。并提出打响前要保密,工作要积极主动,有些向前提。

指挥部党委会后,我在军区党委会(扩大)上代表指挥部党委在会上汇报表态:第一,军区党委和首长交代清楚,我们坚决执行,总参根据中央军委意图提出的措施完全正确,军区部署恰当。工委、军区、山南分工委关怀支持,我们很感动。指挥部刚成立,希望军区还要多管,当然我们也要发挥各团的主动性。第二,深感这次任务重、意义大,我们坚决搞好,我们也知道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光荣性,这次是军事、政治、外交总体战(周仁山书记插话说还有经济战)。要有全局观点,军事服从政治,集中点是打胜仗,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要在节制原则下多占地方,要巩固阵地,占一点巩固一点。第三,必须完成任务,要有克服各种困难消灭敌人的决心信心,模范地遵守政策纪律,并能上下一心,团结一致。第四,做好各种准备,把问题排排队,分步骤完成,要争取时间,做扎实细致。

我发言后,各位首长和军区机关同志都很满意,并非常称赞。

谭政委最后说:“这个表态确实好。”接着他又讲了一些问题,特别是政策纪律问题。他说要有明确的政策纪律观念,到一地就要团结群众(包括上层和一般群众)。并宣布了十条新区政策:1.不搞改革;2.不收民间枪支;3.保护喇嘛寺庙;4.保护历史文物和遗迹;5.尊重人民风俗习惯;6.不急于建立人民组织;7.原头人照常供职;8.切实优待俘虏,不搜腰包,吃好;9.不准购买外货;10.群众需要的要供应。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争取群众。还说政策和工作,可参考工委和军区关于进军墨脱地区工作指示,对不丹要出安民告示,对群众要宣传“卡门”地区(即门隅地区)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麦线”是怎么回事,社会制度原封不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等。还要加强民族团结,做好统战工作,开展影响群众工作,治病,办好事,帮助劳动等。另外还讲了思想工作和军事问题等。

这些问题定了,并作了工作安排后,我就去工委报告周、郭二位书记,并请他们做指示。到组织部、商业厅,顺便买适合行军作战行动的鞋、毛裤和手表等,到军区拜见谭政委,还到政治部、其他军区领导和机关去请示,各方面都联系好后,才去军区总医院看正在住院的爱人李国柱。

1962年6月阴法唐政委临战前与妻子李国柱的合影

(未完待续)

注:

1、本文摘自中国藏学出版社2021年10月出版的《从泰山到珠峰——阴法唐回忆录》

2、阴法唐将军自传《从泰山到珠峰——阴法唐回忆录》一书可在《中国藏学出版社》的微店或淘宝网上购买。

作者简介:

阴法唐:1922年7月生,汉族,山东省肥城人。1938年5月参加革命,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为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西藏军区前进指挥部”政委。1963年任西藏军区政治部主任。1980年起任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成都军区副政委兼西藏军区第一政委、西藏军区党委第一书记,西藏自治区政协主席等职。中将军衔。1998年10月离休。第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共第十二、十三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曾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作者:阴法唐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孟津新媒体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