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1 23:49:02
海外域名注册ins https://www.gnamemi.com/
距离去年12月的大范围感染已经过去五个多月时间了,根据张文宏等专家之前的预判,在经历第一波感染高峰后,大多数感染过的人体内都有了一定抗体。
而在经过大约6个月的时间之后,这种免疫力屏障作用会慢慢减弱。就在前不久,张文宏在《新冠二次感染》的演讲中也再次强调了这件事。
如今已经进入5月份,随着世界各地新冠疫情的反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心二次感染的问题。而且不少网友也在社交媒体上晒出自己“二阳”的抗原检测结果,有网友还表示,“全家二阳”了。难道第二次感染开始了吗?如何应对呢?
虽然,我们身边陆续出现一些“二阳”的人,但是张文宏认为,第二波感染高峰的规模一般不大。所以即便以后出现了第二波感染,我们也不要过度恐慌。
不过,值得提醒大家的是,二次感染的症状与第一次感染有所不同。其中包括以下六大症状:
1.持续性发热。一些患者在康复后几周内仍然出现持续性低热,这可能是二次感染的表现。
2.乏力。二次感染的患者会出现明显的乏力感,甚至影响正常的活动。
3.干咳。二次感染的患者会出现干咳,痰量较少,且没有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4.肌肉疼痛。二次感染的患者会出现肌肉疼痛,尤其是膝盖、腰部等关节处。
5.胸部不适。二次感染的患者会出现不适或疼痛感,但没有明显的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6.头晕。二次感染的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尤其是在早晨或晚上。
以上六大症状出现时,八成是二次感染了。因此,在发现这些症状时,建议及时去医院检查。
那么,我们要如何应对二次感染的风险呢?
目前,预防二次感染的最好方法还是接种疫苗,并没有特效药物,同时建议大家尽量避免大型聚集活到,减少二次感染的风险,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减少病毒的传播;外出注意佩戴好口罩;尽量避免与他人过于接近等等,也是可以帮助抵御病毒的。
总的来说,随着国外新冠疫情的反复,我们需要更加警惕,注意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及时就诊,避免二次感染的风险。如果您感到任何不寻常的症状或者病情加重,应该尽早向医疗机构寻求帮助。
同时,也要加强对防护知识的学习,提高自我防护水平。要注意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家人保护他人,共同抗击疫情。
点击下图看更多精彩内容,记得关注我呀!